Please wait a minute...
主管:中华人民共和国应急管理部
主办:应急管理部天津消防研究所
ISSN 1009-0029  CN 12-1311/TU

期刊目录

    2021年, 第40卷, 第6期
    刊出日期:2021-06-15
    上一期    下一期

    全选选: 隐藏/显示图片
    钛酸锂电池模组热失控扩展抑制技术研究
    董海斌, 尹国瑞, 安普春, 羡学磊, 伊程毅
    2021 (6):  779-782. 
    摘要 ( 1906 )  
    以20 Ah 方形钛酸锂电池为研究对象,研究过充工况下电池单体的热失控特性,获取钛酸锂电池在100%SOC 工况下的温度、电压及气体成分和含量的变化规律及参数。实验证明,钛酸锂电池热失控后喷射火焰的程度比较剧烈。为有效抑制电池热失控在模组内的扩展,提出了使用全氟己酮抑制剂在电池爆喷前对使用空间进行惰化的解决思路。通过实体实验,验证了提前释放抑制剂可以有效抑制电池模组的热失控扩展,并获取了抑制剂释放时机、惰化浓度等关键技术参数。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梯次利用磷酸铁锂方形电池过充火灾危险性研究
    卓萍, 高飞, 路世昌, 丁垣升
    2021 (6):  783-786. 
    摘要 ( 1937 )  
    为了掌握梯次利用磷酸铁锂电池火灾的发生规律,采用不同过充方式和不同过充倍率对梯次利用磷酸铁锂方形电池(容量为25 Ah,SOH=80%)充电,考察在绝热条件下电池的燃烧爆炸特性。试验结果表明:当某型电池安全阀打开后停止过充,电池可能仅出现喷射烟气现象,不会发生火灾。当该型号电池安全阀打开后持续过充,充电倍率超过0.5 C 时,梯次利用磷酸铁锂方形电池可能出现燃烧和爆炸。过充倍率的升高导致安全阀打开和电池出现温度和电压峰值的时间提前。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不同触发条件下的钛酸锂电池热失控特性研究
    邢学彬, 袁德强, 王占国, 黄伟男, 渐彬彬
    2021 (6):  787-792. 
    摘要 ( 1837 )  
    以两款商用的、不同容量、不同封装形式的钛酸锂电池为研究对象,利用过充、针刺、加热的方式进行了热失控触发的实验研究。通过对实验结果的归纳与总结,发现对于钛酸锂电池,同样的电流激励下,其在过充期间的产热更为明显;针刺方向与电池封装形式对热失控触发存在较大影响;过充电池在相同功率下的加热热失控所需时间远远小于满电态电池。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压力及EC/PC/EMC 质量比对电解液燃烧特性的影响研究
    郑开汇, 汪箭, 陈钦佩, 孟晓凯, 刘长城, 黄鹊
    2021 (6):  793-797. 
    摘要 ( 1902 )  
    研究电解液的火灾危险性有助于定量评估电池的安全性。分析了环境压力、碳酸酯溶剂质量比(碳酸亚乙酯(EC)/碳酸丙烯酯(PC)/碳酸甲乙酯(EMC))等因素对电解液的火焰中心线温度、质量损失速率、热释放速率等燃烧特性相关参量的影响。结果表明电解液的稳定燃烧阶段占燃烧过程的主要部分;火焰中心线温度随着压力的降低而升高;增加PC 在体系中的比重在提升电解液低温性能的同时,会导致火灾危险性的升高。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昆明地区20种藤本植物的燃烧性研究
    张桥蓉, 仝艳民, 阮志臣, 李国辉, 王安有, 余仕博, 王天平, 骆书林
    2021 (6):  797-800. 
    摘要 ( 1945 )  
    昆明地区森林中藤本植物丰富,为了比较该地区不同藤本植物在森林防火戒严期的燃烧性差异,在对20 种常见藤本植物进行地上部分生活力、生境等生物学和生态学特性调查的基础上,采集活藤本植物鲜叶,采用自行设计的装置进行了鲜叶的直接燃烧性试验,测定和计算了叶含水率、单位面积质量、燃烧速率和损毁程度4 个参数。分析表明:根据燃烧性差异,20 种藤本植物可分为易燃、可燃和难燃3 大类,即:(1)圆叶牵牛、钮子瓜、黑珠芽薯蓣、飞蛾藤、粘山药、高山薯蓣6 种属于易燃类;(2)柔毛山黑豆、长托菝葜、大果爬藤榕、素方花4 种属于可燃类,其燃烧性顺序由大到小为柔毛山黑豆>长托菝葜>大果爬藤榕>素方花;(3)八月瓜、地果、小叶菝葜、苦绳、崖爬藤、千里光、云南清风藤、黑龙骨、柄花茜草9 种属于难燃类;何首乌在阳生环境中易燃,在阴生环境中难燃。藤本植物的燃烧性不仅与自身的生物学特性和生境有关,还与含水率、单位面积质量、厚度等其他因素有关。建议将地果作为防火地被植物用于营林防火。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HDPE粉尘云最小点火能试验研究
    郑秋雨, 刘琳, 刘天奇, 刘意, 韩睿
    2021 (6):  801-804. 
    摘要 ( 1760 )  
    为研究高密度聚乙烯(HDPE)粉尘云燃爆的敏感性参数,采用粉尘云最小点火能(MIE)试验装置对HDPE 粉尘进行试验研究。首先研究3 个单一因素(粉尘粒径、粉尘云质量浓度和喷粉压力)对MIE 的影响,然后对一定条件下不同质量浓度的HDPE 粉尘云在哈特曼管中燃烧的火焰传播行为进行分析,最后采用正交试验法分析了多因素对MIE 的影响程度。试验结果表明:随着HDPE 粉尘粒径从25 μm 增加到120 μm,MIE 逐渐增大;随着HDPE 粉尘云质量浓度的增加,MIE 先降低后缓慢上升;随着喷粉压力从50 kPa 增加到400 kPa,MIE 呈现先降低后升高的趋势;粉尘云的质量浓度越大,其在哈特曼管中燃爆的剧烈程度越强,同时燃爆的延续时间也越长;粉尘粒径对MIE 的影响最为显著。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橡胶粉对C60 HPC高温后力学性能的影响
    樊祺, 杜红秀, 成聪慧, 宋佳佳
    2021 (6):  805-808. 
    摘要 ( 1661 )  
    为研究橡胶粉对C60 高性能混凝土高温后断裂性能的影响,对橡胶粉掺量为5%和8%的C60 HPC 进行高温试验,测定不同高温后试件的抗压强度及劈裂抗拉强度,并基于双K 断裂理论对试件进行三点弯曲断裂试验,计算断裂参数,绘制起裂韧度、失稳韧度随温度的变化曲线。结果表明,随着温度上升,C60HPC 抗压强度和劈裂抗拉强度呈下降趋势,掺加橡胶粉会降低C60 HPC 的力学性能。400 ℃内C60 HPC 的起裂韧度和失稳韧度降幅为8.7%和12.2%,400~600 ℃时,起裂韧度和失稳韧度降幅均超过50%。拟合结果表明,掺加橡胶粉C60 HPC 的起裂韧度和失稳韧度损失阈值分别为400 ℃和500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铺层结构对碳纤维/环氧层压板火反应特性的影响
    陈雯, 徐艳英, 李金都, 王志, 孟帆
    2021 (6):  809-812. 
    摘要 ( 1690 )  
    利用锥形量热仪,垂直/水平燃烧速度测试仪、极限氧指数测定仪研究了单向、织物两种铺层结构对碳纤维/环氧层压板火反应特性的影响。结果表明,随热辐射强度的增加,不同铺层结构碳纤维/环氧层压板的点燃时间均缩短,质量剩余率降低,热释放速率、产烟速率峰值均增加,达到峰值时间变短,总热释放量和总烟释放量增加;在相同热辐射强度下,相比于织物铺层结构,单向铺层结构的碳纤维/环氧层压板点燃时间较长,质量剩余率较高,热释放速率、产烟速率峰值较高,达到峰值时间提前,总热释放量和总烟释放量较低。此外,两种铺层结构中织物铺层结构的层压板火焰蔓延速度较慢,铺层结构对极限氧指数影响较小。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顶部集中排烟盾构隧道结构防火保护及关键参数研究
    资谊, 鲁志鹏, 薛光桥, 郭晨阳, 谢宝超, 徐志胜
    2021 (6):  813-817. 
    摘要 ( 1737 )  
    依托江阴靖江长江隧道开展了盾构衬砌管片抗火性能数值模拟及烟道板耐火性能试验,提出了一种新的顶部集中排烟盾构隧道结构防火保护策略。建议行车道层管片采用防火材料进行防护,烟道层拱顶部位管片采用混凝土内衬进行通长保护,烟道板不需进行防火保护。盾构管片模拟结果表明,当管片防火保护层等效热阻大于0.10 ℃ ∙ m2/W时,管片耐火极限大于2.0 h;烟道板耐火性能试验表明,无防火保护烟道板构件在RABT 升温曲线作用下,跨中挠度小于允许极限挠度,耐火极限大于2.0h。模拟和试验结果表明,这种顶部集中排烟盾构隧道结构防火保护策略安全可行。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地铁双存车线配线区间的烟气控制研究
    荣建忠, 邓保顺, 乔小博, 刘凯, 何磊, 谢元一, 黄晓露
    2021 (6):  818-821. 
    摘要 ( 1721 )  
    针对成都市某地铁双存车线配线区间进行了现场冷烟试验,在此基础上,对SES 数值模拟软件的有效性进行验证,接着采用SES 和FDS 数值模拟软件对双存车线区段的存车和正线火灾进行了混合数值模拟研究,并得到了双存车线最佳送风排烟气流组织模式下的排烟系统配置方案。该研究成果对地铁复杂配线区,特别是双存车线配线区间的防排烟设计具有重要的工程应用价值,可为地铁复杂配线区的隧道通风系统配置方案设计提供有益的参考。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地下综合管廊电力舱火灾演化行为和特性
    刘海峰, 刘敬文, 沈学良, 孙国城, 陆建峰, 周建新, 郑经荣, 汪云龙, 尤飞, 喻源, 张鹏
    2021 (6):  822-826. 
    摘要 ( 1719 )  
    针对2017-2020 年国内城市地下综合管廊和电力舱火灾主要相关研究进行综述,总结电力舱火灾研究重点,对火灾演化机理进行简要探讨,并进一步提出未来研究方向。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基于人工智能的外立面开口火溢流温度场预测
    蒋亚强, 王自龙, 黄鑫炎
    2021 (6):  827-830. 
    摘要 ( 1761 )  
    为了明确外立面构造形式对开口火溢流的影响,对不同外立面构造条件下的开口火溢流进行实验研究,并对外立面火灾温度场的实时预测进行探索。通过不同翼墙间距和进深条件下的外立面火灾实验构建外立面火灾预测数据库,并将其应用于人工智能方法—卷积神经网络的训练和验证,建立不同外立面构造形式下开口溢流火焰温度的实时预测模型,为外立面构造形式的设计和外立面火灾防控提供支撑。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超高层建筑玻璃幕墙破裂对室内排烟影响研究
    高伟, 任肖飞
    2021 (6):  831-837. 
    摘要 ( 1696 )  
    采用FDS 对某超高层建筑标准办公层在不同排烟模式、环境风下玻璃幕墙破裂时的火灾参数进行分析。结果表明:机械排烟关闭时,室内排烟效果由高到低分别为无风下玻璃幕墙破裂、玻璃幕墙不破裂、有风下玻璃幕墙破裂。机械排烟开启时,室内排烟效果由高到低分别为玻璃幕墙不破裂、无风下玻璃幕墙破裂、有风下玻璃幕墙破裂。机械排烟关闭时人员的可用疏散时间更短。机械排烟关闭时,无风下玻璃幕墙破裂可作为自然排烟口,对排烟有利,有风下玻璃幕墙破裂,环境风则抑制烟气排出。机械排烟开启时,无论有无环境风,玻璃幕墙破裂均导致机械排烟效果降低。因此,超高层建筑应设置安全可靠的机械排烟系统,并选用防火性能较高的玻璃幕墙。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典型行李负重对步行疏散速度影响实验研究
    张博思
    2021 (6):  837-842. 
    摘要 ( 1782 )  
    以高校大学生为研究对象,通过开展人员负重行走实验,研究典型行李负重对步行疏散速度的影响。在出行负重情况问卷调研的基础上进行人员负重行走实验,结果表明,最大负重工况中,与无负重相比,携带双肩背包、手提包和斜挎包行人的平均疏散速度分别下降6.0%、3.6%和4.2%。拟合结果表明,随着行李质量增大,携带双肩背包和斜挎包行人的平均疏散速度基本呈线性下降;携带手提包行人的平均疏散速度下降则符合指数规律。随行李箱质量不同,人员行走速度下降程度也不同。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展馆超大水幕系统现场测试研究
    陈旭华, 陈琦硕
    2021 (6):  843-846. 
    摘要 ( 1744 )  
    武汉国际博览中心展馆建筑体量巨大,展厅之间通过防火分隔水幕80 m(宽)×11 m(高)进行防火分隔,大大超过了现行消防规范所限定的尺寸。展厅水幕系统的有效性和可靠性只有通过现场试验进行验证,进而确认水幕系统能否真正起到防火分隔作用。通过现场火灾试验,可以得出水幕在展厅之间形成一堵完整厚实的“水墙”,有效阻止了烟气向相邻非起火展厅蔓延。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平行双电缆火蔓延特性及预测模型研究
    贾伯岩, 张鹏, 王涛, 徐亚兵, 朱国庆, 安伟光,
    2021 (6):  847-850. 
    摘要 ( 1695 )  
    电缆广泛应用于城市建筑和工业场所,一旦电缆被点燃将会造成严重的后果。而电缆在敷设时并非单根,故本文以水平方向上的平行双电缆为研究对象,通过对其燃烧过程中的3种传热方式进行分析,建立预测火蔓延速度的数学模型。开展水平方向上的平行双电缆火蔓延实验研究,分析电缆间距对火蔓延特性的影响,发现火焰高度、火焰宽度、火蔓延速度随间距的增大而先增大后减小,实验结果和模型预测结果较一致。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油氢合建站典型泄漏火灾热辐射后果模拟分析
    刘迪, 党文义, 王溪舸, 毛志睿, 张杰东,
    2021 (6):  851-854. 
    摘要 ( 1869 )  
    根据油氢合建站实际运行状态识别典型火灾事故场景,建立高压氢气泄漏喷射火及油池火灾事故热辐射模型,模拟分析油氢合建站地面涉氢设施及加油设备典型泄漏火灾危害特性。结果表明:储氢区涉氢压力45 MPa、发生典型10 mm 泄漏喷射火时危害范围较大,对设备及人员危害距离分别为21 m 和36 m;加油枪断裂发生40~60 L/min 泄漏时设备受到严重破坏的 距离为5~8 m,人员受到热辐射伤害的距离为12~19 m。研究结果可为油氢合建站布局优化及安全管理提供参考。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野外组合式软体油囊油料火灾发展规律数值模拟
    王春辉, 蒋新生, 张霖, 余彬彬, 蔡运雄, 王子拓, 何东海
    2021 (6):  855-860. 
    摘要 ( 1740 )  
    针对油料火灾燃烧特性,基于油料燃烧实验结论,选用湍流燃烧模型、热辐射模型以及烟气模型,利用FLACS 模拟直径0.5 m 的小尺度油池火燃烧和大尺度野外组合式软体油囊油料泄漏起火。结果表明:油池火燃烧最大热辐射通量分布并不以油池中轴线严格对称;野外组合式油囊发生油料泄漏后的流淌火灾燃烧过程中整体自装卸托盘处受到的最大辐射强度高达35 kW/m2,油囊处受到的最大辐射强度约18 kW/m2;火灾发生20 s 后油囊受到的热辐射强度即可达到使油囊熔化的最低能量。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灭火弹点火瞬态内流场仿真计算分析
    李云峰, 邓康清, 鲁锐华
    2021 (6):  860-864. 
    摘要 ( 1756 )  
    为了提高灭火弹仿真计算的准确性,针对影响仿真结果的主要因素——发生剂燃速模型、入口条件简化模型和发生剂点火判定条件,分别进行计算分析。最终建立了以推进剂为驱动源的灭火弹工作瞬态过程仿真计算模型,与试验值拟合良好。仿真结果表明:燃速模型的选取主要影响点火压强峰之后的压力-时间曲线;点火燃气模型的选取主要影响点火压强峰的出现时间与强度;点火判定模型的选取可以使升压曲线在时间上整体前移或后移。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北京南锣鼓巷区域传统建筑群落火灾蔓延仿真研究
    肖春贝, 马峻, 杨晨
    2021 (6):  865-869. 
    摘要 ( 1780 )  
    根据多主体建模方法构建火灾模型,并结合消防活动,直观地模拟火灾过程,反映火灾蔓延路径和设置微型消防站后火灾控制效果。以北京市东城区南锣鼓巷传统建筑群落区域为研究对象,应用仿真软件NetLogo 进行建模,分别设置4 组不同起火点位置进行模拟,得到不同情况下的火灾蔓延路径,对路径进行叠加分析,找出火灾蔓延风险最高区域。基于此,提出定量的微型消防站布置策略,改进传统建筑群落火灾应对措施。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人员密集地下空间应急疏散仿真研究
    兰臻, 董绍棠, 卡比力江·吾买尔, 张道康, 路欣欣
    2021 (6):  870-874. 
    摘要 ( 1747 )  
    为了提高地下空间密集人群紧急疏散的科学性安全性,针对轨道交通与地下空间耦合发展的城市形态演化趋势,通过文献梳理与案例分析,开展疏散风险辨识与安全评估理论研究。并利用Anylogic 平台,基于社会力模型和多主体建模方法,构建了某地铁站仿真疏散模型,开展可视化仿真和对照组实验。在站内行人密集程度达到总数1 800 人时开始紧急疏散。实验结果表明,该站现有疏散设施基本满足6 min 内安全疏散的规范要求,但存在行人异质性对疏散瓶颈形成的不利影响,而分区疏散策略有助于缓解瓶颈压力和降低拥堵风险。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地铁换乘站高峰期火灾及人员疏散模拟研究
    吴佳梦, 朱顺兵, 郝雪彤, 郝盛
    2021 (6):  875-879. 
    摘要 ( 1772 )  
    为研究地铁换乘站高峰期发生火灾时人员疏散情况,以JMS 地铁换乘站为对象,利用Revit 软件建立其建筑信息模型。通过PyroSim 软件对6 种火灾工况进行模拟,以人体耐受温度、CO 浓度和烟气能见度作为安全指标,研究各通行设施失效临界值;增加年龄、性别和速度等行人参数信息,用Pathfinder 软件探讨高峰期行人在各工况下疏散时间、疏散流量和疏散瓶颈情况。结果表明,工况A2 和C2 疏散失败;逃生过程中行人更倾向身边的通行设施,导致忽视最佳路径;个别通行设施出现疏散瓶颈时,部分设施处于空闲状态,存在设施利用率低、效率低的现象,并针对此情况提出优化建议。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综合管廊电缆舱灭火系统效果研究
    田思楠, 李炎锋, 徐晨亮, 杨泉, 刘文博
    2021 (6):  880-883. 
    摘要 ( 1722 )  
    针对某综合管廊的电缆舱室,采取全尺寸实验和数值模拟结合的方法,探究综合管廊内电缆舱的火灾特性,对比分析干粉灭火系统和高压细水雾灭火两种灭火系统的灭火效果。将火源功率为0.7 MW 的乙醇火设置于电缆架底部,观察火灾发展和烟气蔓延情况,分析电缆舱火灾特性;对比两种灭火系统开启后管廊内的温度和烟气变化规律,分析灭火效果。在实验基础上利用FDS 软件进行数值模拟以补充验证多工况火灾灭火结果。结果表明,电缆舱关闭防火门后,火灾不会持续发展,舱内温度稳定在600~700 ℃之间;干粉灭火系统有效灭火时间较短,且降温效果有限,火源上方温度降至440 ℃后发生了复燃现象;高压细水雾系统有效灭火时间较长,可以持续进行灭火,降温效果较为明显,且对于烟气蔓延有较明显的抑制作用,能为后续消防队员进入创造有利条件。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细水雾对置障管内预混气体抑爆机理研究
    李卓然, 夏远辰, 张彬, 于佳航, 王博乔, 陈力, 林叶锦
    2021 (6):  884-887. 
    摘要 ( 1719 )  
    为揭示细水雾对爆燃的抑制作用以及细水雾的释放位置对甲烷预混气体爆燃过程的影响,设计了4 种细水雾释放位置和3 种粒径(8、45、80 μm)的细水雾共13 种工况的实验。结果显示:8、45 和80 μm 细水雾在位置2 释放时管内压力分别降低36.59%、65.85%和31.7%。在位置3 释放时管内压力分别降低34.15%、56%和39.02%。8 μm 水雾对爆燃过程具有明显的抑制作用,且对火焰的结构和火焰面的影响较小;45 μm 水雾和80 μm 水雾对火焰结构和火焰面产生明显影响,火焰面出现褶皱,并呈现发散状向前扩展,随着水雾粒径的增大这种效果更加明显。细水雾对火焰主要有稀释预混气体、降低局部可燃气体浓度和气化吸热作用。在距点火点最近障碍物上方和两个障碍物之间释放水雾时对管内爆燃抑制效果最显著。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水电站电缆竖井细水雾灭火性能数值模拟研究
    叶虹, 宁潇尧, 陈钦佩, 骆育真, 许峥, 金翔
    2021 (6):  888-891. 
    摘要 ( 1720 )  
    水电站电缆竖井是用于给水电站铺设供电电缆或通信电缆的竖直高层通道,高度可达百米。如若封堵不严或无封堵,火灾将沿着电缆竖井迅速蔓延。本文以某水电站电缆竖井为研究对象,采用FDS 数值模拟软件,研究了高压细水雾喷头纵向间距、同时启动的楼层数、喷头流量系数和喷雾角度4 种因素对灭火效果的影响。确定了各因素临界值,以有效发挥灭火作用,该结果可为水电站电缆竖井灭火系统设计提供参考。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基于效用函数法的抗震救灾装备性能评估
    李宸, 彭维仕, 王念胜, 李青
    2021 (6):  892-897. 
    摘要 ( 1677 )  
    为评估抗震救灾装备的性能,科学谋划装备发展,从抗震救灾任务出发,建立了以“平战一体、精干多能、反应迅捷、救援高效”为目标的抗震救灾装备性能评估指标体系,运用层次分析法确定指标体系权重,利用效用函数将定量、定性指标进行归一化处理。结果表明,抗震救灾装备体系的性能评估结果为中,符合部队实际情况。虽然救援分队编配了不少的抗震救灾装备,但在侦检装备检测种类的多样性、搜索装备的测距精度、顶撑装备的自身重量、障碍物移除装备的移除最大距离及自身重量,和动力照明装备的连续工作时间等方面的性能还要不断提高。评估结果与实际情况相符。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消防员灭火防护服及内衣服装的保暖性能研究
    曹慧, 夏建军
    2021 (6):  897-900. 
    摘要 ( 1886 )  
    为更好地保证消防员在低温环境下的作战效率,开展了灭火防护服及内衣的保暖性能研究。基于问卷调研和查阅标准明确了消防员对保暖性能的需求,测试表明现有服装难以满足保暖性能的要求。基于聚酰亚胺材料和新型结构设计,改进了内衣、绒衣、内胆以及消防员灭火防护服的保暖性能。对改进型服装的不同组合进行了计算,针对不同地区推荐了最优的改进型服装组合,以更好地保障消防员的作战效率。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基于循环函数的石油化工火灾推演软件开发及应用
    胡人元, 刘云, 夏登友, 黎勇
    2021 (6):  901-905. 
    摘要 ( 1683 )  
    针对“情景—应对”突发事件处置模式的概率推演方法存在主观性强、针对性不足等缺陷,以石油化工火灾事故为对象,在分析事故情景演变路径节点(情景元)特征要素的基础上,收集两百余起石油化工火灾历史案例,利用文本挖掘并转化为数字编码,基于数据库管理软件SQLift 构建情景演变路径数据库。利用Java 程序语言中的循环函数调用数据库解决情景推演中路径节点确定的问题,并进一步基于频率思想实现推演概率值确定问题,按照前期思路开发出“石油化工火灾事故情景推演系统”手机APP。以某液化石油气储罐区火灾事故为实例,验证本文所提出情景推演方法及推演软件的可行性。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充装压力对改性干水灭火剂灭火效能影响研究
    汪洋, 朱国庆, 柴国强, 周莹, 朱一凡
    2021 (6):  906-908. 
    摘要 ( 1706 )  
    新型干水灭火剂具有灭火高效、清洁环保等特点,集合了水基灭火剂和干粉灭火剂的优势,为应对随社会发展不断出现的新火灾场景提供了更多的选择。通过对比不同固液配比制备的硫酸铵干水粉体的粒径分布和流动性,发现在转速3 000 r/min,搅拌时间6 min 时,1∶13 的固液配比制备的干水粉体更适合用作灭火剂。然后进行了不同释放压力工况下的灭火实验,通过对比9 组实验的实验现象和实验数据,发现在0.6~0.7 MPa的充装压力下,其灭火效率最佳。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海洋环境对软质聚氨酯泡沫材料燃烧特性影响的实验研究
    陈沪, 黄俞锦, 何宏舟, 刘众擎, 陈言桂, 庄煌煌,
    2021 (6):  909-913. 
    摘要 ( 1674 )  
    对常见软垫家具填充物软质聚氨酯泡沫(FPUF)的燃烧特性及其燃烧烟气中窒息性气体组分生成量的变化特性展开实验研究,并采用有效剂量分数FED 模型对烟气毒性进行评价。结果表明:无论是在强制点火模式抑或是非强制点火模式中,不同盐湿度雾滴沉降作用下FPUF 热释放速率(HRR)曲线的发展规律基本相似。FPUF 的着火时间在无强制点火模式中随着空气中雾滴盐度的增加而延长,而在强制点火模式中则基本相近;不同盐湿度空气中FPUF 燃烧生成的各烟气组分生成量的变化规律具有相似性,当量比Φ 值在0.9~1.6 时,高盐湿度空气对各烟气组分生成量影响较大。并且高盐湿度空气中NaCl 的存在将促进窒息性气体组分的生成;高盐湿度空气中盐度的增加对于FPUF 燃烧产生的烟气毒性具有一定的增强作用。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APP-DAP-CS 膨胀阻燃体系阻燃聚甲醛研究
    王晗, 柴颖俐, 刘宇婷, 刘惠平
    2021 (6):  914-917. 
    摘要 ( 1721 )  
    为提高聚甲醛(POM)的阻燃性能,以聚磷酸铵(APP)-磷酸氢二铵(DAP)-玉米淀粉(CS)为膨胀阻燃体系,将其与POM 通过熔融共混制备了阻燃POM 复合材料。并采用氧指数(LOI)仪、水平垂直燃烧(UL-94)测定仪、热重-差示扫描量热仪(TG-DSC)、扫描电镜(SEM)及锥形量热仪(CONE)等仪器对所制备的样品进行了测试与表征,结果表明:当复配膨胀体系中APP ∶ DAP ∶ CS=4 ∶ 3 ∶ 1 时,阻燃POM 的LOI 可达38,UL-94 等级为V-1 级,热释放速率和总释热量均较小,炭层结构致密稳定,说明APP-DAP-CS 膨胀阻燃体系能够有效抑制POM的燃烧,具有良好的阻燃作用。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单向碳纤维/环氧树脂预浸料的热响应行为
    潘园艺, 徐艳英, 陈松华, 陈少杰,
    2021 (6):  918-922. 
    摘要 ( 1644 )  
    实验探究单向碳纤维/环氧树脂预浸料在不同高温环境及不同方向的热响应行为。研究表明,单向碳纤维/环氧树脂预浸料在低于230 ℃的高温环境下,热响应温度、导热系数随热响应时间的增加而增大,其后趋于平稳;在高于230 ℃的高温环境下,热响应温度出现峰值,材料逐渐受损,热响应行为复杂。此外,研究得到单向碳纤维/环氧树脂预浸料在平面及厚度方向导热系数,发现平面方向导热系数始终大于厚度方向。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改性气溶胶灭火剂释放性能研究
    袁江滢, 葛瑞荣, 黄寅生, 毛立, 王志强, 金文博, 马建行
    2021 (6):  923-925. 
    摘要 ( 1719 )  
    为有效降低热气溶胶灭火剂温度并尽可能优化气溶胶灭火剂的性能,研究9 种化学散热降温剂在质量比为3%、5%、7%、9%的情况下对气溶胶灭火剂温度的影响,同时考虑残渣率、质量燃速、灭火时间的变化,综合分析化学散热降温剂改性气溶胶灭火剂释放性能。结果表明:化学散热降温剂的添加有明显的降温作用且能有效缩短灭火时间,草酸铵对降温效果最好。残渣率随着散热降温剂的含量增加会增大。碱式碳酸镁、硼酸对灭火剂的质量燃速有明显的降低作用;碳酸钾、碳酸氢钾会增大灭火剂的质量燃速。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助燃剂鉴定方法研究综述
    王一名, 张志伟, 金南江, 李阳
    2021 (6):  926-928. 
    摘要 ( 1910 )  
    放火案件严重影响人民生命财产安全,受到了火灾调查人员的重视。据统计,80%以上的放火案都采用汽油、柴油、高浓度酒精等易燃液体作为助燃剂。因此,对助燃剂的检验鉴定是认定放火火灾的研究要点。对助燃剂的检验认定方法进行总结,检验方法包括:拉曼光谱法、薄层色谱法、傅里叶红外光谱法、GC-MS、热分析-质谱联用等;同时,对热分析-质谱联用技术及其应用的研究现状进行了阐述,以期对火灾调查人员的鉴定检验工作提供指导。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基于拉曼光谱的火烧熔痕定量鉴识技术
    丁诗懿, 杨涵, 汪箭
    2021 (6):  929-932. 
    摘要 ( 1713 )  
    利用Raman 光谱技术对火灾中铜导线火烧熔痕的附着碳进行检测,分析了样品光谱的峰位、峰形及峰强等光谱特征,同时使用五带拟合法对Raman 光谱进行分峰拟合后,进行定量分析。结果表明:不同火场温度以及作用时间的铜导线火烧样品的Raman 光谱差异性较大,火烧熔痕样品Raman 光谱的D1峰半峰宽小、峰强大,ID2/IG 趋近于0,ID3/IG、ID4/IG 较小。研究结论说明Raman 光谱法可有效鉴识火烧熔痕,为研究火灾原因提供指导意见。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铝合金导线过电流熔痕微观形貌特征
    张金宝, 向熠堃, 周广英, 李阳
    2021 (6):  932-935. 
    摘要 ( 1723 )  
    为判断线路发生过电流时电弧故障点位置,模拟不同过电流条件下AA8030 型铝合金导线的过电流故障,通过场发射电子扫描显微镜分析导线过电流不同区域熔痕微观形貌特征。结果表明:电弧熔断点处熔痕标志性微观形貌特征为蜂窝状和雪花状痕迹;非电弧作用区域熔痕标志性微观形貌特征为针叶状痕迹;电弧熔断点外侧熔渣区标志性微观形貌特征为球状痕迹。该结论可为调查人员判断过电流电弧故障点提供参考。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国内外火场助燃剂的检验鉴定研究概况
    李慷旭, 金静, 李秋璠梓
    2021 (6):  936-940. 
    摘要 ( 1762 )  
    为直观展现国内外火场助燃剂检验鉴定的研究情况和研究热点,利用中国知网和Web of Science 数据库,采用文献计量分析、知识图谱分析、可视化分析等方法,对有关火场助燃剂检验鉴定的文献资料进行统计分析。通过CiteSpace 可视化软件,全面分析国内外有关火场助燃剂检验鉴定研究领域的发文量、核心作者、研究机构、核心期刊、研究热点等问题,力图直观展现国内外研究的大致情况,并绘制网络图谱,可视化呈现上述内容。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火场条件下热镀锌彩钢板受热痕迹特征研究
    邓兆鋆, 金静, 赵禹忱
    2021 (6):  941-944. 
    摘要 ( 1722 )  
    为了详细研究热镀锌彩钢板受热痕迹特征变化及痕迹形成原因,选择有涂层和无涂层两种热镀锌彩钢板为研究对象,讨论了彩钢板在不同温度下受热30 min 时的痕迹变化特征。结果表明热镀锌彩钢板在高温下的变化主要包括表面涂层的热损、镀锌层及钢板本体的热蚀几方面,其宏观痕迹在400、500、800、900 ℃四个温度点会发生明显变化,宏观上800 ℃以下时主要表现为涂层形态和颜色的变化:涂层无变化—漆层变黑—变为浅黄并出现粉末—漆层出现裂痕—漆层脱落,900 ℃后样品表面为黑色金属氧化层;微观上800 ℃以下时能观察到镀锌层,在800 ℃开始出现须状晶包裹的球状形貌,在900 ℃后出现块状与针状组织,能谱分析发现高温时镀锌层逐渐消失且铁所占比重上升。研究结果旨在为彩钢板建筑的现场痕迹识别提供参考。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某仓库火灾事故的调查认定与预防分析
    张嬿妮, 黄罗鑫, 李阳, 刘锋, 温心宇
    2021 (6):  945-949. 
    摘要 ( 1780 )  
    为了对由多个公司共同管理的某一仓库所引发的火灾事故进行事故责任认定与划分,运用视频分析技术、搭建实验平台进行火源模拟,分析出火源位置,并通过建模分析给出此类仓库的火灾预防方案。首先对事故进行调查分析,确定参照线;接着通过搭建实验平台对火灾现场进行模拟,最终确定最初火源的位置;然后在确定着火仓库位置的基础上,利用FDS 建立物理模型;最后通过对比分析,得出此类仓库的火灾预防措施。实验结果表明:仓库C 的亮光区距离为12.78 m,而事故现场的亮光区距离为12.70 m,二者数据吻合。因此,火源最初位置为仓库C,在此类仓库的火灾预防方面,应注意仓库中心货物放置、排烟通风、自动灭火装置等方面的问题。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基于多系统交互的火灾调查一体化平台
    张相志
    2021 (6):  950-954. 
    摘要 ( 1799 )  
    分析现有消防监督管理系统中火灾调查模块存在的不足,结合消防监督系统火调模块使用情况以及火灾调查形势任务提出了基于多系统交互的火灾调查一体化平台建设思路。总结火灾调查一体化平台建设原则及目标,介绍平台总体架构、应用架构和数据架构,及平台上的各个子系统,如案件办理系统、现场笔录系统、物证系统等。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